叶元玉的诗文

闺怨

小窗睡起觉衣松,怪底幽情似酒浓。立尽斜阳人不见,目随征雁到回峰。

叶元玉朗读
()

为人题便面

杖藜信步过桥东,几片飞花隔柳红。指点前头更清致,遥山一抺淡烟中。

叶元玉朗读
()

曲江孔先生招饮

十年不见先生面,目断岭南山万重。今日曲江江上见,不妨樽酒对芙蓉。

叶元玉朗读
()

弘治六年九月本部奏差宣府沿边清理草束重九日出京次榆河驿

皇华使节驻榆河,下马令人感慨多。独坐夜窗浑不寐,一钩明月挂烟萝。

叶元玉朗读
()

通州会汴梁和举子人于李献吉官舍次鸠字韵

天涯何幸识荆州,高兴真同汗漫游。满瓮松花春酿酒,一帘灯火夜登楼。

吟肩矻矻诗攻瘦,花影沈沈月上稠。回首古今俱是梦,笑他机巧不如鸠。

叶元玉朗读
()

建宁滕侍御招游南郭草亭

舟系西城河岸侧,人游南郭草亭中。歌声到耳鸟呼雨,春色过桥花逐风。

命酒赋诗良会合,忧君爱国此心同。清时莫作巢由计,早策花间御史骢。

叶元玉朗读
()

次韵游宝通寺

诘朝载酒宝通寺,食盒春檠但小装。千里春风伤鬓雪,十年尘梦愧松篁。

绿阴屈指无三月,白日题诗共一堂。醉后浩歌还起舞,不妨人笑老夫狂。

叶元玉朗读
()

献吉席上分韵得银字

民曹水部两同心,总是斯文异姓亲。百岁几遭文字饮,一官深厌簿书尘。

风翻槐影帘纹碎,雨洗苔斑石缝新。笑杀坐中谁更老,古厓双鬓半如银。

叶元玉朗读
()

献吉官舍夜饯左国玑联句送之

高馆深杯赋别诗,小窗微雨夜灯时。对床骨肉应怜老,乔木家声更属谁。

绿柳晓分燕赵路,碧梧秋待凤皇枝。乡书有雁还须寄,记取樽前两故知。

叶元玉朗读
()

偕献吉自京回通马上联句

霭霭林光雨霁初,乾坤着眼一尘无。归云渡水春涵影,醉面便风晓出都。

乳燕教雏娇欲堕,远山当马翠如扶。十年来去通州路,惭愧山间破衲徒。

叶元玉朗读
()

挽三山强克谦太守

瓜州人去马萧萧,计到金台泪欲飘。铜虎有符犹未合,玉楼无记却先招。

典刑缺失乡邦瘁,贤哲凋零士气消。老眼摩挲向南望,海天空阔正寥寥。

叶元玉朗读
()

酬伍时清过誉小儿

五色湘云半幅裁,尘襟病眼一时开。情如江上初生水,清逼窗前旋放梅。

老拙愧无经世学,豚儿安有过人才。昨宵赖得东风力,吹醒寒炉欲死灰。

叶元玉朗读
()

次杨恒叔无题原倡倒用李商隐韵

覆雨翻云少定踪,寸心空系景阳钟。只缘路有云霄隔,岂是天无雨露浓。

秋水帘深浮翡翠,西风帐小冷芙蓉。可怜半夜相思梦,不到君门第九重。

叶元玉朗读
()

太平别业为杨恒叔乃尊题

万树甘棠手自栽,拂衣高卧故山隈。白云深护三间屋,小径斜通几树梅。

花下看书红点句,月中呼酒白浮杯。城东车马多如许,谁解飘然到此来。

叶元玉朗读
()

京中送举人刘汝敬省母

转眼南宫较艺时,匆匆何事负佳期。芙蓉不怨开花晚,乌鸟宁忘反哺私。

泪被天风吹作雨,愁因柳路织成丝。我心亦似君心切,况在天涯赋此诗。

叶元玉朗读
()

桐庐会乡同年陈大尹

同榜题名二十年,东西踪迹两茫然。桐江幸与先生会,花县争传大尹贤。

豺虎闻风咸敛迹,荒芜得雨尽成田。朝家正有旌贤诏,荐疏行看到日边。

叶元玉朗读
()

送吾闽薛助教移官南监养母

万里慈闱江水南,孤儿云望思何堪。官居国学曾无几,疏述乌情巳再三。

紫陌风埃归里净,白鱼春浪梦中甘。不知温赵何为者,地下闻风也合惭。

叶元玉朗读
()

杨州赠别薛助教先生

千里同舟一月宽,维扬此别两情难。篷窗明日不相见,杯酒今朝休放乾。

綵服羡君堂下舞,白云嗟我客边看。钟山山色浓如许,尽属清閒自在官。

叶元玉朗读
()

重游东华

山色层层翠欲流,乘风独上万峰头。花当二月已如此,人过十年才一游。

地僻便知为太古,民淳还幸际西周。怪来眼界无留碍,北望长安是帝州。

叶元玉朗读
()

通州重九日送何德彰回部马上口占

离觞掷下马头回,犹有残醺映老腮。门向夕阳多半掩,菊当佳节已全开。

送人每怕搜诗句,排闷应难费酒杯。明岁今朝我何处,不堪搔首一兴哀。

叶元玉朗读
()

使天津舟中谩兴

袅袅东风入鬓丝,奚奴随处可收诗。江山好景谁争得,花鸟深愁我独知。

老去不须营世计,病来祗合问良医。俸钱买得溪翁酒,醉倒篷窗也不知。

叶元玉朗读
()

次李家庄

云州东下李家庄,草色遥连日色黄。千里风沙凋客鬓,一天刁斗碎人肠。

边城马健多侵扰,守将谋疏少奋扬。传语朔方大元帅,好将忠勇激戎行。

叶元玉朗读
()

次万全右卫察院题壁

见说立春三日了,春光不见半分来。黄沙碛里风犹冷,青柳梢头眼未开。

旧事每于心上简,新诗旋向笔端裁。行行又记江南好,春酒初醒嗅野梅。

叶元玉朗读
()

谢南雄林太守郊饯

先生饯我七松堂,风送松花入酒觞。四海幸逢真骨肉,百蛮应识远冠裳。

歌成喜有清风在,醉后何妨古道长。欲谢次公惭不尽,便须挥翰写甘棠。

叶元玉朗读
()

杂兴

眼前风景不须赊,月色平分入我家。最是可人清绝处,一枝梅影上窗纱。

叶元玉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