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诏读书翰林有作。 士生岩穴间,寤寐穷坟典。经笥郁蓬蒿,缃帙侵苔藓。时闻石室秘,牙签藏万卷。圣君贤相情,慨然想躬阐。幸逢寿考朝,五云诏华选。宸穆勤延师,契夔劳训勉。登以白玉堂,饫以禁林脔。蓬瀛发披吟,触目灿琼琬。古人日来亲,微言在兹展。却忆圣明制,爱士一何腆。陶甄纡以徐,性情互隐显。既不烦簿书,亦安知仰俯。晨起灿明星,嘿嘿怀难遗。殿角凉风来,咫尺天匪远。在三并殊恩,千秋良缱绻。我思伊何人,精诚耿以缅。
午日同欧嘉可李代际高沛卿家从两儿观竞渡二首 其二。 盈盈箫鼓满江潮,猎猎旌旗耀汉霄。共著越罗看竞渡,四飞楚曲信兰桡。倾阳葵萼迷蘩草,带醉芙蓉乱柳条。就里逃虚观自在,竹阴篱落小溪桥。
代柬答伍国开 其一。 不见长卿已五年,那能半日不相怜。牡丹遂补天南缺,肯写初开寄日边。
霁雪过匡庐。 李白欲巢五老峰,我来万里吹长风。明霞覆雪日光射,水晶宫在半天中。
同伦天培家伯子访伍长卿有开舟中 其二。 江上秋光更可怜,棹歌如坐镜中天。预知百尺楼头客,拟扫幽窗纵醉眠。
峡山杂咏十三首 其九 飞泉洞。 沧海行扬尘,江河易枯竭。老龙洞里眠,喷即漫天雪。
冬日同李伯襄戴公纶过伍国开兄弟园折得八出梅花分赋 其二。 八出梅花何处看,伍家兄弟玉琅玕。岭南岂为无多雪,尽向枝头斗岁寒。
赋别区象先观察出都二首 其二。 交游渐散酒人旁,谁复深情共醉乡。捧檄今为观察使,题诗曾忆尚书郎。烟消砌雪寒逾白,骨老冈梅瘦转香。底事只今歌不得,长风吹送凤兮狂。
韶州岁事十首 其一。 天入阳和景物佳,莺声次第绕新槐。太平消息开帘满,莫向东风话旅怀。
己卯八月十五夜大风雨赋示诸生并儿侄三首 其一。 梧露槐霜漱桂枝,广寒如洗澹妆眉。雷声也似儿声细,都谓蛟龙得雨时。
别李代良族兄宪文弟瑞洛于北上舟中 其二。 故人执手重牵衣,尊酒殷勤不忍归。别后风霜各自保,天南天北共春晖。
咏史 其二 荆轲。 直藐秦皇若釜鱼,图开匕首殿中徂。合从六国成何用,学士空悲剑术疏。
送韩太史还朝。 若有佳人兮下罗山,梅花兮为颜。何之兮庾关,返乎金马兮佩珊珊。猿鹤喜其见世兮,鹓鹭让其崇班。立乎云霄之上兮,恍乎烟霞之间。歌风兮可即,威仪兮不可攀。螭头翰墨兮春方寒,赋草兮漫漫。何以慰之乎苍生兮,庶几君子之遑安。
饮国开有开紫芝园 其二。 名园日日几人过,坐石谁当共放歌。莫把文章易抛掷,子云门外问奇多。
赋寄史道邻督。 天造繇来安可知,废兴原属祖皇司。九陵再灼神孙父,四海同归福国师。洒泣中朝兼将相,排空一统旧旌旗。明珠出蚌曾瞻识,尚忆寒光照凤池。
游天竺诸峰因喻醒拙开府见讯并及。 天竺参禅最上头,香风拂拂近瀛洲。湖光似练浮虚阁,春柳如烟载雪舟。到此定知心了世,从来一任海为沤。山僧亦道忧时事,开府何曾上庾楼。
有寄。 长安明月照人圆,分得光明到百川。若说分来无满月,凭君归览镜中天。
听友人月下吹箫。 谁道湘妃竹韵清,玉钗敲断不闻声。如何一接君灵气,七十峰头总有情。
偶书 其二。 血肉原来幻海尘,出头暗里自机深。碾冰煎汞殊相似,不是淘沙不见金。
赠李伯襄北上。 香山昔有黄才伯,文章声名重五岳。宫詹夙侍至尊前,也冠诸生领解额。懿铄先秦两汉词,大历开元供挥霍。尔时黎梁诸君子,铅椠执鞭欣所托。道在山川气正王,岐海精灵应有作。卓哉此日李伯襄,五彩乍飞并眩愕。握腕十年风雨中,雌雄与君斗卓荦。余也蚤飞飞未前,君今一飞绝寥廓。淩峰濛雾穿青云,炫藻流晖仪凤阁。彩笔宁终第二人,奏赋定知冠上国。经生壮志羡雕虫,亘古雄文怜寂寞。谁知吾党旧登坛,肯与中原论一掷。虽然三载制科耳,底事千秋未萧索。今日后生不可量,才伯似君君胜伯。临河挝鼓送君行,万丈虹光赴帝阙。
花阡 其三。 砌成丘垄合葳蕤,十二云鬟碧玉枝。自是纤纤亲手付,莫教人唱落花词。
步韵却寄欧嘉可二首 其二。 经春门径未全开,忧国无能枕碧隈。有可付人终老得,无因遣闷赖君来。异时鸡黍能添子,遭乱耕耘不用材。倘许八龙同下食,扁舟百里日过回。
漫题五首 其一。 结屋古城外,山高多古声。上有无枝树,下望如偃亭。远远见行客,时没复时明。行客虽樵牧,与我自同情。我愿读诗书,客愿游青冥。不入古城里,便会居古城。
戊寅中秋五首 其二。 寻真炼药事飞升,当日何因月里行。多恐广寒还有梦,浓云疏雨不胜情。
己卯八月十五夜大风雨赋示诸生并儿侄三首 其三。 文光百尺拥登坛,电影交旂照画栏。愿得司衡心似月,天河一浣转芒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