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远法师兼柬南浦 其三。 文江江上龙华老,一住平坡少出城。又是经年不相见,蒲庵新刻几篇成。
黎谕德以梅花索题赠乃侄归 其一。 柏台御史当涂守,清贮胸中万斛春。昨日挥毫写林雪,玉堂留赠岁寒人。
有怀子启行俭时彦时勉诸君子。 霜满貂裘月满天,四更骑马白河边。玉堂学士无公务,正拥青绫足晏眠。
吕主事泰山春云图。 东岱五岳宗,雄誇齐鲁疆。磅礴据深广,峻极凌穹苍。春云起肤寸,乘风歘飘扬。弥谷乍蔼蔼,浮空忽洋洋。日观不可辨,环道杳茫茫。若人尚父裔,家居岱之阳。诗书际明世,冠绂趋朝行。引领日东眺,含思在高堂。不闻泰山云,作霖雨八荒。僶勉励所志,以副君亲望。
送马检讨归阆中并寄声李全太守 其二。 二十馀年住两京,蓬莱阁下预恩荣。衣冠归里何多幸,老傍林泉阅治平。
送何孟焕检讨归会稽。 词垣荣被宠恩新,朱绂朝来拜紫宸。抗手暂违丹禁侣,驰心长恋白头亲。关山鸿雁随秋色,江岸芙蓉映晓云。想见升堂嘉庆日,银瓶满贮洞庭春。
题萧德赞四时小景 其二。 云林六月不知暑,溪上好山如越中。咫尺茅亭异华屋,逢迎俱见古人风。
折杨柳。 双堤夹道傍,垂柳复垂杨。攀条知色改,缀絮讶丝长。思妇悲迟暮,征夫望故乡。一闻清角起,谁不泪沾裳。
代筇答。 正直余何有,道义卿所持。但自保坚固,无论险与夷。
送王文英典籍致仕归金华 其四。 翰苑同官二十春,况兼同舍更情亲。分携莫学浮云散,时有音书慰故人。
胡学士山居六景 其一 芳洲春草。 窈窕河上洲,芊绵芳草碧。常与幽趣会,消摇散轻策。一往白玉堂,经年无履迹。望望楚江西,烟波渺春色。
简胡祭酒 其二。 满城冠佩趋朝谒,得似颐庵独自閒。心与天光共明净,朝朝爽气对西山。
题王氏水竹居 其四。 最忆琼台太守贤,早从林馆究微言。寻源曾溯羲文上,细论先天与后天。
追和周侍郎大雪赐宴诗。 先朝瑞雪兆丰年,一体君臣喜可言。已敕大臣颁玉馔,更宣中使出金尊。伤心何处攀仙驾,洒泪清诗忆旧恩。满目当时肱股在,共摅忠恳答乾坤。
到桃源黄学士舟已先在南岸不得相即相望怅然。 隔水不得语,中肠千万回。知公望我至,如我望公来。
归田趣 其二 夏耘。 诏归田里,长散诞、天恩深厚。寻早岁、钓游之处,风烟依旧。万物方当嘉会日,一年最是清和候。畅幽怀,缓缓步东皋,观耘耨。竹色净,槐阴茂。荷铺翠,葵舒绣。农忙际、儿子大家趋走。频有莺声迎杖屦,浑无尘影沾襟袖。望水南、云似玉光浮,笼岩岫。
送刘丕武纪善致事。 白首王门懒曳裾,青山归去爱吾庐。天恩已赐双龙敕,家计犹存万卷书。林下栖迟芝可茹,泉头来往鹿随车。蹇予苦被浮名系,矫首看君愧未如。
送龚燧宪使致仕 其一。 平生心在恤痌瘝,一日辞荣出九关。袖却向来经济手,去循南浦看西山。
题东禅老僧所藏陈举善小景。 云所道人飞锡远,白云犹护旧禅房。向来聚得昆冈玉,长向林中起夜光。
题和侄枯木竹兰图。 自在疏林下,幽香满露丛。相依君子竹,叶叶是清风。
送王泸渊改训导上杭。 寥落新安邑,横经已十年。朝盘餐有粟,夜榻坐无毡。济济来衿佩,洋洋听诵弦。学规兼体用,祀礼备精虔。东鲁文衡撤,南闽教铎迁。肯辞行道远,自喜过家便。天霁云横岳,潮平雨溢川。别离将万里,书问若为传。
题竹赠杨友文运副 其二。 岁久鹾台吏蠹深,朝廷选士比南金。富饶有道期裨国,秪在清贞一寸心。
黎谕德以梅花索题赠乃侄归 其二。 竹林二阮共襟期,晏岁京华怆别离。归到南州倚琼树,定因驿使寄相思。
题脊令图三首 其一。 白云原上经行日,傍墓曾看草结庐。今日都门复相送,绿袍分教赴姑苏。
宴杨氏南园并和 其一。 杨家别墅南园好,水色山光画障开。花连杜曲东头发,人自蓬山顶上来。共傍林塘分绮席,频教丝竹送琼杯。尽日香风清不断,披襟何处得纤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