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的诗文

张老山御史寄七夕诗今近中秋奉问

笼鹤囊琴驾短篷,夏初言别又秋中。

一天遥共团圆月,两地相忘矍铄翁。

方回朗读
()

三月初五日同诸友自城南游水西书事

步出城南门,衣袂飘和风。

风中有花香,不问紫与红。

方回朗读
()

客中近元夕

新晴春早暖,客里上元天。

辇路灯如梦,璇霄月欲圆。

方回朗读
()

治圃杂书二十首 其十

新年雨雪频,五戊又踰旬。寒更过于腊,晴犹不似春。

燕瘖甘再蛰,花瘦黯无神。卖树翁来说,村多疫死人。

方回朗读
()

题观妙轩

前身恐是靖庐公,手擘崔嵬栋此宫。

拔地三三屏特起,藏天六六洞潜通。

方回朗读
()

赠学易耕心

佛书曾画牛犁舌,以易耕心却不然。

一寸地中栽□□,□将三寸舌谈天。

方回朗读
()

十月初六日同仇仁近至王子由庵遂饮白云李居

初上吴山北,遂过吴山南。

茂树悉剪剃,余石空巉岩。

方回朗读
()

九月二十五书事二首

苍颜未怯冷风吹,过了残秋更自奇。

细嚼菊花吞美酒,閒拈柿叶写新诗。

方回朗读
()

雨中饮宾旸次前韵二首

胸中了了讵同科,混合光尘济贯河。

割据市楼才斗大,悬知官酒太灰多。

方回朗读
()

杭正月十七夜用韵

歌词南北混乡音,犹忆仙台万烛吟。

俗侈观优无不笑,令严罚饮必须深。

方回朗读
()

题郑提学孔明敬斋

恭惟方寸心,表里无将凶。

妍丑物不逃,宇宙大明镜。

方回朗读
()

送陈正之三首

昔在东原北,高唐一再行。

金书儒庙壮,画壁驿亭清。

方回朗读
()

西斋不寐三首 其二

午醉稍就寝,甜梦何翩翩。晚醒漱茗饮,终夕斯无眠。

初数一二鼓,乃至三四迁。草根沸蟋蟀,鸱鸮号树颠。

方回朗读
()

次韵宾旸池字

鸿雁逐稻粱,飞飞无定时。槁草火不烬,层冰风已漪。

观化悟兹理,久甘玄鬓丝。良愿息我影,不复天之涯。

方回朗读
()

示长儿存心

我家歙山下,不满五顷田。

捐弃已过半,岂不为子钱。

方回朗读
()

行园僧约同饮

晴向小园窥,今朝忽有诗。

乳鹅肴菜叶,跃鹊颤花枝。

方回朗读
()

哭方碧山前惠州同知

四年登八十,寿过古来稀。

辞郡非关瘴,思亲自合归。

方回朗读
()

孟君复仲春来杭相聚三月余一日必三胥会忽焉

九年三见,昔疏未亲。

一日三见,今也何频。

方回朗读
()

题画龙首

挂龙西作但见尾,舜服龙章临斧扆。

昌黎石鼎囷蠢吟,此诗真可泣神鬼。

方回朗读
()

送天台杨仲儒秀才如此

送君诗者悉豪雄,男子身穷道不穷。

为问何凭游海内,唯应所恃在胸中。

方回朗读
()

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八曰松菊

种松今世见松老,种菊常年见菊开。

十一月霜花欲槁,巾车岂可更迟回。

方回朗读
()

题米元晖寒林

善书善画古来希,前辈风流日渐微。

开卷令人忆羲献,米元章更米元晖。

方回朗读
()

张滁州 其二

上庠同补处,祖父昔通家。书在灯俱续,舟移剑共差。

故都箕子麦,晚忆邵平瓜。五福公无恨,吾生自可嗟。

方回朗读
()

王御史野塘图歌

野塘之水兮其色油油,以畜以泄兮灌我良畴。

弋有凫雁兮盟有鸥,我出而仕兮可则进,

方回朗读
()

再用前韵呈元煇二首

天寒鸜鹆来,望雪上山台。

发少不重漆,眼昏犹识梅。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