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试数交游看,方惊笑语稀。一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
次韵朱承事题丹邱。 白云城郭照通衢,未怕云烟属五湖。万叠暮山屏自展,一江春水练初铺。输他夫子供吟笔,没个闲人与画图。子晋玉箫声已断,不知笙鹤更来无。
寻委羽洞。 委羽不知何处是,倩人扶上木兰桡。欲寻去路花梢密,争认行云酒浪摇。流水忽随山脚转,洞天疑把杖头挑。逡巡不觉东风晚,殆有仙人弄玉箫。
次韵王似之过天台。 彩旆摇霜宿鸟惊,旋将疾苦问民情。从容会历三台遍,謦欬先看数路清。红日尽头思玉阙,赤霞深处见瑶京。信知子晋真苗裔,仙籍还居第几名。
雁山。 乱山无限好,幽径有时迷。石骨秋偏瘦,松梢老却低。天寒闻雁过,月白见乌栖。海上知名地,无人识马蹄。
九峰。 路入溪声壮,秋深树影稀。岫云藏鸟语,松露滴人衣。诗战蜂腰怯,茶分粥面微。胜游殊未厌,肯为夜寒归。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二。 生长城市间,吾其患驱逐。贼人俄涨天,举家如奔鹿。入山恐不深,但冀免杀戮。贼平无所归,独倚青松哭。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一。 凶贼意何惨,杀人焚其庐。我命虽仅免,我家已为墟。譬如巢南鸟,巢破不得居。朔风吹黄草,飞去将何如。
次韵呈天台宰。 仆也不自知,爱诗已成癖。有作盈一囊,无人为捃摭。将求识者观,千里事行役。扬舲入武林,祢刺久未释。一日谒尚书,尚书为虚席。号仆以诗人,声名从此得。日上尚书堂,见公于侍侧。公时访天台,颇恨未尝识。洎仆将告归,赠言羡好色。岁月不我留,八年如顷刻。俄闻绾铜符,无乃慰平昔。自古神仙才,多居隐吏职。岂不见王乔,叶县飞双舄。又不见葛洪,句漏流丹石。付公以天台,人事有中的。兹山八百里,窈窕多奇迹。桐柏古洞天,金庭在其域。三灾不能侵,历数无终极。景命今始兴,吾君寿千亿。公名亦俱传,何啻登仙籍。仆虽生此邦,仙果未得食。今日返问公,何处桃花碧。公疑我骨凡,未肯言消息。骨凡安敢辞,此桃亦终觅。
题正等院竹轩。 山色重重锁碧萝,更栽修竹在山阿。老僧不识春头面,但见阶前新笋多。
石新妇。 烟萝为髻雾为巾,独立江边经月春。无故被人呼作妇,不知谁是画眉人。
天台道中。 乱山深处是仙家,海变桑田日未斜。为有慈亲倚门望,却愁溪上见桃花。
桃源洞 其三。 青山簇簇水湾湾,洞户应将玉锁关。饮罢出来红日晚,一声鸡犬悟人间。
桃源洞 其二。 浮杯石上坐多时,手弄沧浪客思迟。片片落花收拾看,洞中疑有旧题诗。
桃源洞 其一。 刘郎何用忆尘寰,旧路重寻事已难。古意飘零无处觅,藤萦溪色上阑干。
次盛元叙游九峰韵。 恰恰莺啼欲晓天,唤人担酒入林泉。沿崖觅路僧先引,选胜看山席屡迁。心静掉头嫌鼓吹,酒狂挥手弄云烟。日斜数点残红下,芳草菲菲索醉眠。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十三。 嗟尔游宦人,弥年住京阙。尽室寄东南,一朝闻贼发。道路已不通,音书多断绝。朔风满长安,日夜成华发。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十二。 有女衣已穿,颜色犹自好。无食未几时,呦呦哭荒草。问之谁家女,低头未忍道。前山欲黄昏,吾行不暇考。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十一。 妖贼本蒸民,忽尔为猪豚。王师一日下,割剥恣啖吞。食尽固其所,恐伤仁圣君。招安俾复业,亦既不是人。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十。 今我有三子,欲谋分置之。庶几一子在,可以收我尸。老妻已咽绝,三子皆号悲。生离过死别,不如还相随。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七。 东邻有老人,金玉富无敌。恶贼一朝来,弃之如瓦砾。性命虽尚存,见人无颜色。老人自不思,本为大盗积。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八。 保城恃义兵,误事真可惜。国家久升平,谁复睹锋镝。一旦驱市人,纷然冒矢石。逢敌先弃戈,罪之不可得。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六。 十迁昧南北,终岁在路歧。霜坚齧我足,风冽剥我肌。艰难固其分,衰老难支持。白骨乱荒草,百迁亦不辞。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五。 搜山辄纵火,蹑迹皆操刀。小儿饥火逼,掩口俾勿号。勿号可禁止,饥火弥煎熬。吾人古有命,困仆犹能逃。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四。 贼来属初夏,逃去穷幽荒。山深松萝密,野旷草木长。蟒蛇大如树,见我不忍伤。贼固不如蟒,害人无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