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子长送芡实诗韵 其二。 裹送头颅慰隔年,书传鸿雁正翩然。诗成更想挥毫处,无数珠玑落满筵。
立春 其一。 土牛迟重小加鞭,无限春风才管弦。好事东君真敏捷,也能雪里散红莲。
和耘老弟韵 其二。 岁旱十分无一收,苦寒何许索重裘。流民岂是无常产,触处浑如不系舟。但愿天心怜冻馁,莫教雪意大牵钩。祇今宿麦无人种,谁问王师休未休。
出郊志喜。 香雾崇朝一炷薰,雷声便得晚来闻。今年虽欠梅黄雨,仲夏犹敷稻绿云。审象已能苏大旱,卧龙何用说三分。腐儒窃有区区见,例奏囊封愧不文。
谒先祖墓。 欲知吾祖庆源深,山下龟泉色更澄。况有西枢铭志在,吾诗正好刻碑阴。
偕簿尉过石照山祷雨 其六。 石应皮里有阳秋,千载潜光待发幽。说与山灵呈伎俩,试令回顾合包羞。
往瓜州护使客回程。 寒天短日少晶辉,薄暮边城鼓角悲。外使方将接踵至,淮民未有息肩期。吁嗟道路频牵挽,表里河山几合离。闻道遗黎尚思汉,中原恢复定何时。
和林正甫韵 其一。 门外东风自在狂,雨晴深院日偏长。鸣鸠唤妇声声切,赖是年来已沐肠。
咏古 其二。 杜曲诗翁霜鬓须,谁怜三十载骑驴。五陵车马输年少,枉读平生万卷书。
和汉老弟牛尾狸韵。 堂馈流涎玉面狸,也知臭腐出神奇。分无竹叶浮酥面,尚想梅花映雪肌。渠幸腊前能漏网,人言春后亦非时。吾侪口腹真馀事,莫倚雄豪浪赋诗。
石照劝农晚归有雨。 疎林拂拂见旌旗,短镫翩翩度翠微。十里好山供客醉,一犁春雨劝农归。水流花出红成队,麦雨天连绿打围。投老田园今晚矣,不须五十始知非。
舟中。 寒日移阴短,清溪放溜迟。归田真晚矣,泛宅欲何之。鸿送天边目,山横雪后眉。诗中无限兴,一一报公知。
自馀杭至都下终日雨随轿来但微细不能滂沱耳。 小臣安得雨随车,圣主仁心天地如。一念九重先感格,百神效职敢踌躇。
汉老弟近书云欲看文字无暇作诗再用韵。 脱粟羹藜未厌餐,何心华屋荐金盘。风前觅句巾常岸,月下挥觞影亦单。懒拙不堪当世用,行藏留与后人看。也知妍丑初无定,马面相怜亦突栾。
和吴守拜上方历日之赐已而雪作约同僚登俯江楼见怀之作 其一。 六花飞舞到江头,清赏朝来破客愁。便遣郢人传白雪,快呼从事到青州。宠珍历象占星鸟,混一疆封验斗牛。遥想倚栏看未足,寒江浩荡没轻鸥。
余帅淮西下车才十日移东漕二绝 其一。 安得丝毫补吏民,下车才度十朝曛。却惭父老相留恋,卮酒争持寿使君。
和汉老弟见寄二首 其二。 王式当年本不来,送涂未远径须回。自怜白璧频遭剑,何许黄金更筑台。夜榻对眠空抚枕,寒炉孤坐懒持杯。权门气燄堪薰炙,况是无资与瓮醅。
答吴钦孺。 桃李向人何许懒,春风用事不教閒。羁愁先自深如海,诗债那堪积似山。
南坡丹桂五株齐开。 秋风丹桂共徘徊,应是姮娥著意来。端为五人俱赴试,五株更遣一时开。
和广文俞同年贺太守 其二。 三登从此数淳熙,一雨炎官遂霁威。绿润田畴今已遍,凉生殿阁故应微。
挽都运徽猷陈君诗。 煮海摅忠论,潢池讋武威。分符留惠爱,持节借光辉。阀阅伊谁似,功名与愿违。未前宣室问,遽作九原归。
途中得姜总管诗因和韵。 相知何必旧,我辈正钟情。老去难为别,诗来愈觉清。舟虚和雪载,水浅过滩平。一路俱佳境,收归五字城。
朱天永示仆二诗盖有激而云者因用其韵以广之。 是非得丧一毫轻,蛮触何劳角上争。未可轻量天下士,渠知不是彀中英。平生我亦轻馀子,到处君安得此名。勿对秋花叹憔悴,春风回首又欣荣。
和耘老弟韵 其一。 雪意垂垂漫不收,预愁严凛压貂裘。十分果是滋农谷,一片何妨上酒舟。天远雁飞难寄字,江寒鱼懒不吞钩。欲酬妙唱无佳思,岁恶诗人且罢休。
再和 其二。 宦路半生真跛鳖,词场末技止蹄驴。南山纵自能招隐,北阙如何不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