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下 凌风台。 老根呈冷艳,鼎立傲刚风。危坐曾台久,衰颜得酒红。
答景严。 向来戎马沸边声,曾出良筹助扫清。六载倦游潜楚泽,一枝同折记栾城。北门西府仍班缀,后雁前鸿愧宠荣。两鬓星星吾老矣,看君重上赤墀行。
酬李举之。 象载凝华落笔工,一时英妙盍居中。交情耐久惟同味,诗意求新更凿空。挥麈宁谈阿堵物,联珠不数嗫嚅翁。文成间被鸡林得,复有声名到海东。
忆昔。 跨马春衢袅翠鞭,垂纶圯下解渔船。霞飞绮散无踪迹,依旧清霄月在川。
拟古十三首 其九 庭前有奇树。 庭前有奇树,黄鸟巢其枝。之子不顾返,失此熙春期。采采未盈掬,夕风已纷披。路远怅莫致,虽多亦奚为。
次韵李举之立春四绝句 其四。 他乡春日思如何,屏去茶瓯任睡魔。且得小窗成好梦,片时江上逐烟蓑。
寿太师益公 其二。 自从麟阁云台后,直到凌烟不乏人。唐突汉唐今日是,元勋唯有一师臣。
寿太师益公 其九。 不论南北与西东,道路歌谣触处同。要识太平真面目,丰年长入颂声中。
绝句。 宣防瓠子挠西京,向者河堤役不宁。胡虏任教流就下,始知谈舌误朝廷。
姚参政挽诗二首 其二。 晋昼光三接,霜台肃纪纲。栽培指佞草,重叠上书囊。笔橐留施设,钧枢忆赞襄。伤心左溪路,松桧已成行。
杂咏下 黄海棠。 汉宫娇半额,雅淡称花仙。天与温柔态,妆成取次妍。
杂咏下 茱萸。 览尽辋川图,击节茱萸沜。九日秋子来,黄花为酒伴。
余吏部挽诗三首 其三。 清音扁新阁,山色送溪声。尚欠题诗债,难寻把酒盟。囊空无长物,甑堕底浮名。绋路它州远,临风泪睫横。
桐柏观。 屹然双阙峙琼台,仰见彤云郁郁开。三井穷源知海眼,六符垂象应天台。松杉满道欣初过,芝朮何年得自培。更听鸣泉杂风籁,直疑笙鹤紫霄来。
送吴傅朋知盱眙。 龟山其下古淮濡,上驷骎骎稳著鞭。千里八年闻皂盖,九重一旦下青毡。名郎他日曾趋禁,静镇今朝叠典边。簪笔侍书公雅意,薰风殿阁待诚悬。
次韵陈留闻莺。 恰恰啼莺马上听,凝云欲雨晓寒轻。满郊碧草皆春色,祇欠山光与水声。
熊直阁挽诗二首 其一。 文石荣三接,君王膝屡前。蒲鞭如汉日,盐筴有苏天。未上甘泉道,俄开京兆阡。传家文史足,不在一囊钱。
小雨同裴弟深甫坚上人登新亭次韵。 移梅种竹趁阳春,举目江山发兴新。曲槛疏窗那草草,飞檐碧瓦已鳞鳞。鼎来好语酬佳景,更有高僧话净因。步屧踌躇乌亦喜,不嫌风雨垫冠巾。
隆兴二年南郊鼓吹曲 其二 再作。 席上酒杯难减,鼎中药味频加。老人争得脸如霞。镜里衰容人怕。檐溜尽成冰柱,前村变却梅花。琼瑶破碎为行车。冻雀盈枝堪画。
答景韦赴调还家见寄。 迎归乌鹊竟传声,摆落埃尘襟宇清。薪桂岂容留帝阙,幕莲且得近乡城。眼边触处梅争破,陌上分行柳向荣。如约速来春可探,肩舆须去静中行。
盘洲杂韵上 小黄葵。 拂金铺细靥,骑鹄堕新翎。花小也倾日,芒寒犹聚星。
杂咏下 仙茅。 许仙初拔宅,灵草迸香茅。能使羊无血,云何命在庖。
答景卢久阴遣闷。 几日思君环佩声,方冬天宇未澄清。冲寒也到临春阁,处暗如登却月城。整顿建瓴愁雨作,商量设醴卜花荣。锦囊不用诗排闷,起看朝云亦倦行。
次韵景卢喜得安州牡丹。 洛中花信已沉声,泾渭宁分浊与清。近出黟山空接壤,远来安陆比连城。虚坛仅免游人问,浪蕊从教著处荣。更欲丁宁新芍药,莫誇多少便横行。
鹿鸣宴致语口号。 采芹东鲁浪歌僖,领海儒风异昔时。学有渊源能贯道,文如藻绣总紬奇。轩然西笑腾三级,对此南烹举一卮。勋业权舆自今日,广寒折取最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