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诗文

次秀野杂诗韵 其二

一篑工夫莫坐谈,便教庭际涌千岩。眼中水石今成趣,物外烟霞旧所耽。

泉细寒声生夜壑,香销暝霭变晴岚。儿童也识幽栖地,共指南山更近南。

朱熹朗读
()

再和油字韵

楚山黄落正离忧,喜见寒杉卷碧油。倦客今年真白发,羽人何日定丹丘。

奇兵捷出吾当避,狭路争先子不犹。个里竟能无一语,应惭二鸟起相酬。

朱熹朗读
()

孤鹤思太清

孤鹤悲秋晚,凌风绝太清。一为栖苑客,空有叫群声。

夭矫千年质,飘飖万里情。九皋无枉路,从遣碧云生。

朱熹朗读
()

饮清湍亭石上小醉再登昼寒

水边今日共传杯,多谢殷勤数子来。三伏炎蒸那有此,百年怀抱顿能开。

云山合匝还生雾,雪涧崩腾怒吼雷。却恨苍屏遮远日,凌风直欲跨蓬莱。

朱熹朗读
()

次韵寄题芙蕖馆三首 其二

幻成飞阁笑谈馀,便有新荷水面铺。指点清波浮菡萏,惊呼红影碎陬隅。

且将伴侣同杯酒,不用君王予镜湖。多少故交台阁上,问渠落拓更能无。

朱熹朗读
()

次秀野杂诗韵 槟榔

忆昔南游日,初尝面发红。药囊知有用,茗盌讵能同。

蠲疾收殊效,修真录异功。三彭如不避,糜烂七非中。

朱熹朗读
()

蒙判院丈示及再用元韵之作率易和呈以求指诲

畴昔经行地,溪山寂寞边。冰霜凝巨壑,风雨暗中田。

古寺堪投晚,尘龛阅纪年。论文寒夜永,清绝袅炉烟。

朱熹朗读
()

次秀野暑中二首 其二

绝境人难到,唯堪乐此身。泉吟青玉峡,风度白纶巾。

独往宁无意,长闲未有因。云山天赐履,吾道岂全贫。

朱熹朗读
()

十三日晨起霜

北渚无新梦,南山有旧台。端能成独往,未肯遽空回。

磴滑新经雪,林深不见梅。急须乘霁色,何必散银杯。

朱熹朗读
()

次秀野杂诗韵 黄雀鲊

黄雀飞鸣处,交交异窃脂。稻粱求易足,罗网去何迟。

味厚资偏嗜,谋疏阙自为。韩彭尚菹醢,么么尔诚宜。

朱熹朗读
()

次秀野杂诗韵 刻漏

无疑莫诣君平肆,任运休寻季主家。谩设铜壶候尺咫,闲参玉表验分差。

不妨启处知时节,那更荣枯纪岁华。却羡升平好官府,日高三丈放朝衙。

朱熹朗读
()

聚星落成致政陈丈举酒属客出示新诗而仲卿朝瑞及刘范二兄相与继作熹幸以卜邻得陪胜集率尔次韵聊发一笑

适亲德范仰循循,遽喜名章肆笔成。剩说台高今胜昔,极知星聚暗还明。

当家翰藻争春丽,上客词源彻底清。更共邻翁闲指点,千峰环合水无声。

朱熹朗读
()

题画卷

端溪有潜虬,孕此金玉质。混沌一窍开,千年泻寒液。

朱熹朗读
()

再用前韵示诸同游

幽卧寒岩不记年,饱看山月听风泉。舒忧正得琴三叠,玩意惟凭易一编。

误落尘中乖夙尚,却思洞里付真传。封章倘幸天从欲,便解铜符谢絷骞。

朱熹朗读
()

次牧马侯庙

此日观风海上驰,殷勤父老远相随。野饶稻黍输王赋,地接扶桑拥帝基。

云树葱茏神女宝,岗峦连抢圣侯祠。黄昏更上丰山望,四际天光蘸碧漪。

朱熹朗读
()

汲清泉渍奇石置熏炉其后香烟被之江山云物居然有万里趣因作四小诗 其一

晴窗出寸碧,倒影媚中川。云气一吞吐,湖江心渺然。

朱熹朗读
()

熹次延之年兄韵敬题绍德庵真如轩写呈伯时季路二兄

先生可是爱吾庐,来往邻庵几闰馀。柏下竟开千岁室,竹间犹插万签书。

悲凉共识临风处,游戏谁知落笔初。寄语山灵勤守护,莫将题柱比相如。

朱熹朗读
()

杂记草木九首 其六 萱草一

春条拥深翠,夏花明夕阴。北堂罕悴物,独尔澹冲襟。

朱熹朗读
()

叔通老友探梅得句不鄙垂示且有领客携壶之约次韵为谢聊发一笑

迎霜破雪是寒梅,何事今年独晚开。应为花神无意管,故烦我辈著诗催。

繁英未怕随清角,疏影谁怜蘸绿杯。珍重南邻诸酒伴,又寻江路觅香来。

朱熹朗读
()

送建阳陈丞伯厚还乡

括苍云壑入秋梦,闽岭风霜侵鬓丝。岁晚未收稽古力,径荒曾拟赋归辞。

一官坎壈嗟丞负,百岁欢荣庆母慈。去步逶迤无愠色,此心惟有古人知。

朱熹朗读
()

奉和秀野见留之句

闲卧秋山尘事稀,西风催唤出岩扉。来看甲第清泉好,更喜仙翁丹颊肥。

扪虱坐谈端未厌,连环入梦却思归。明朝振策千峰顶,满袖琼琚背夕晖。

朱熹朗读
()

次韵彦采病中口占

一榻流年度,篝灯遥夜阑。短衾闲自拥,清镜莫频看。

竹密初惊雪,梅疏却耐寒。从今花木梦,无复在雕栏。

朱熹朗读
()

次知郡章丈游山之韵

前峰鸾鹤去无踪,邂逅荒寻得故宫。但觉风烟随意好,便惊尘土转头空。

提壶命驾幽期远,授简哦诗妙处同。安得西山一丸药,共随箫鼓向云中。

朱熹朗读
()

次祝泽之表兄韵

裸裎相向但悠悠,信道乾坤日夜浮。此去安心知有法,向来示病不难瘳。

优游静室闲窗底,放浪东阡南陌头。万事何由到怀抱,夕阳芳草自春秋。

朱熹朗读
()

次彦集经营别墅之作

回北成南指顾间,要令华敞对巑岏。家山信有千岩拥,云月何妨两处观。

杰阁已资邻筑胜,新基还见缭墙宽。老仙鹤骨殊萧爽,归兴从今岂易阑。

朱熹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