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故居。 四山环抱一溪横,中出人豪举世倾。帝制芟除轻百折,潮流高瞩领群英。即今社会从新革,正是先生所欲行。我到故居玩遗墨,沈雄宽厚见平生。
九一年元日来贺吴雪梅婚礼席上喜晤吴云纵老友。 五十年来友,而今俱白头。志同耽艺事,互勉展嘉猷。君上天河岸,吾撑逆水舟。相逢先一笑,灯下碰杯酬。
自题廿八岁小景。 儿童争问此谁氏,我亦几疑错认吾。两鬓星星非昔比,廿年扰扰等闲徂。批风抹月真陈迹,数米称柴近鄙夫。惟有棱棱撑傲骨,至今仍觉略无殊。
自题印存。 始我操刀轻末技,及殚精力尚难工。雕虫岂作名山计,刻鹄真钦往哲风。玺玩周秦味其朴,派分皖浙孰为雄。若夫创异不宗古,小子才庸未苟同。
赠通介室主。 交订忘年友亦师,相寻促膝但论诗。持身公自明通介,玩世吾能并黠痴。寥寂山房思过处,升沉人海梦醒时。于今万象皆春气,五岳探幽似未迟。
展重阳日同人雅集隐泉寺诗呈座上诸友兼寄道老广州。 偏值重阳滞异乡,幸犹归及展重阳。侑觞已具炆伊面,雅集仍寻选佛场。谑竟忘拘辞尽虐,诗因急就率何妨。不知道老登高处,可有吾侪此日狂。
题斋壁。 自号海棠花馆主,略无隙地可栽花。亭台久向胸中构,称谓先于印上誇。且僦一椽供啸卧,还凭六法写幽遐。赤城石室非吾慕,廉让之间便拟家。
赵石佛师挽词。 遥忆师门请业年,山南精舍绝尘缘。双钩画笔宜攀宋,馀事盆栽亦造巅。一笑看人趋盛子,千秋低首拜南田。劫余欲问宫墙讯,华表新镌夕照边。
回乡经故宅题壁。 三十年前曾此住,光阴都向乐中过。蕉林深处寻蜗壳,柿实黄时挂鸟罗。塘畔负暄看演漾,檐前戏水喜滂沱。坏墙涂抹今犹在,故里同游已不多。
西山寺。 偶向西山古寺游,曾公遗迹思悠悠。记从乱后我来少,话到时艰僧亦愁。半雨半晴云作态,非郊非郭境偏幽。重来稍待春风暖,一赏红棉著树头。
南台山省先君墓。 先君卜兆坐南台,拜扫仍寻故径来。雨足潺湲春涧响,山深寂历野花开。三杯酒表微忱在,十载时移转眼才。最是未能胜负荷,至今怀愧上坟台。
答缪双城学长二首 其一。 拟写怀君句,君施却在先。遥知离索感,不待九秋天。
李浩词兄有《题馀菊庵书画集》一律见示次韵答之。 兴到临池乱写来,也因描绘对盆栽。自将拙作编成集,聊慰辛勤偶一开。读罢清诗惭谬赏,还同说项向人媒。非关笔墨能贫我,自是生无应世才。
郑和下西洋五百八十年纪念题辞。 决策和邻访列邦,陛辞三保下西洋。馀皇日耀军容壮,华夏天威国际扬。领导有功垂史册,远方怀德建祠堂。今经五百八十载,盛况人犹脑际藏。
书怀。 小楼寄静老偏宜,独惜无人共赏奇。得意画成微醉后,栽培花爱半开时。自知性拙难随俗,且抱残丛不讳痴。高旷句铭陶靖节,乐夫天命复奚疑。
壬戌元日写怀二首 其二。 禧柬纷颁丽句裁,春光满目老怀开。水仙婀娜擎金盏,彩纸缤纷散绿苔。随俗迎年聊尔耳,呕心觅句为何哉。小楼独赏静中趣,窗外朝阳送暖来。
壬戌元日写怀二首 其一。 破晓家家斋供神,索居谁共度良辰。拥衾细味童年乐,爆竹惊回好梦频。否遇应随残岁逝,春临且领物华新。昔时豪兴消沉久,尚喜承平及此身。
北京故宫。 来作京师十日游,萧萧乔木故宫秋。楼台壮丽魄为动,皇帝威严脑际浮。末叶昏庸终不振,民生凋敝可曾忧。游人莫问前朝事,扰扰枯槐一梦休。
久雨新晴与友郊游。 越巷穿街出野坰,乱山堆翠眼先明。农閒牛嚼涧边草,水涨人排矶上纮。涉趣毋忘腰脚倦,遗拘端可鹿麋朋。行乐及时毋稍纵,一春能有几天晴。
湖上。 一雨凉生夏晓时,偶来湖上独寻诗。残云欲尽月仍在,曲径多幽步为迟。万柳绿垂临水媚,群山青绕作屏宜。阳光悄入林深处,点染苍苔景逾奇。
鼎湖山宿庆云寺。 入境渐闻流水响,仰看千仞径盘回。客游多拄白藜上,我到恰逢丹桂开。林密山深禅榻冷,茶香餐盛老僧陪。殷勤留宿话前迹,且约明年避暑来。
题写水仙。 雨窗坐无聊,忽来此雅客。盈盈水中仙,悄悄人间谪。
题写菊。 平生外纷华,知己惟陶叟。秋晓抗寒霜,精神弥抖擞。
灵岩访吴王遗迹有感。 破越归来后,穷奢拒谏臣。岂知奉承者,却是卧薪人。
沧浪亭。 亭以诗人著,沧浪名永留。诗人去我远,仰止空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