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清代。黄景仁。 络纬啼歇疏梧烟,露华一白凉无边。纤云微荡月沈海,列宿乱摇风满天。谁人一声歌子夜?寻声宛转空台榭。声长声短鸡续鸣,曙色冷光相激射。
天净沙·星依云渚溅溅。元代。孟昉。 星依云渚溅溅,露零玉液涓涓,宝砌哀兰剪剪。碧天如练,光摇北斗阑干。
浣溪沙·粉上依稀有泪痕。唐代。薛昭蕴。 粉上依稀有泪痕,郡庭花落欲黄昏,远情深恨与谁论?记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门外卓金轮,日斜人散暗销魂。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唐代。韦庄。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天平山中。明代。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七夕。明代。于谦。 鹊桥千丈跨银河,夜静风恬水不波。牛女相逢又相失,欢情不似别情多。
题朱山人隐居。元代。梁士楚。 天畔晴峰敛醉霞,隔溪流水似僧家。蒲团不入游仙梦,独绕山城树树花。
云轩为月上人赋。元代。陈颢。 高僧忘世相,缚屋就云深。静看千峰白,幽栖半榻阴。卷舒虽有态,去住本无心。我亦求閒者,何时一访寻。
莲花亭避暑。元代。黄庚。 日火烧空海欲乾,莲宫深处书生寒。佛家一片清凉景,借与诗人尽日看。
与客登望海楼作录寄玉山主人 其二。元代。杨维桢。 袅袅秋风起洞庭,银州宫阙眇空青。客星石落江龙动,神马潮来海雨腥。弱水无时通汉使,赭峰何事受秦刑。远人新到三韩国,中土文明聚五星。
寄王梧溪。元代。杨维桢。 仙舟曾记过南堂,鸣鸟高梧日正长。胡蝶重来春梦觉,牡丹欲尽燕泥忙。当时宾客知何往,此日音书或漫忘。犹有白头王粲在,独将词赋动江乡。
次申屠子迪韵 其三。元代。王冕。 海国秋风劲,江城暮雨昏。浮云低月峡,戍鼓殷雷门。芳草何年歇?青山亘古存。光阴如过客,吾道底须论。
舟中。宋代。吴锡畴。 一笑起推篷,烟云望眼中。橹鸣无调乐,帆饱有情风。山近水偏绿,鹃啼花正红。前途足奇观,行色莫匆匆。
严陵道上杂咏七首。宋代。洪咨夔。 高高下下客行路,整整斜斜人住家。端的今年蚕较晚,石榴花下响缫车。
有感二首。宋代。裘万顷。 三四知音总道山,荷锄吾独在田间。人言病骥犹堪秣,伏枥何心十二闲。
赠句容士人。宋代。张侃。 山川清美天下稀,五瑞同时盍纪碑。碑上只言人物盛,若言德政愧无之。
拙轩偶书三首 其二。宋代。张侃。 廊深人罕到,益友两三人。得意文章妙,相忘情味真。蜂来窥砚水,燕去润香芹。如此逍遥过,胸中无点尘。
和展钵诗。宋代。吕本中。 纷纷未了向来因,同在浮沤寓此身。顾我久拚庵外事,知公曾是个中人。斋盂已厌五鼎食,诗卷初无一点尘。今代王孙能乐此,中兴祥瑞不缘麟。
雪后梅花盛开折置灯下。宋代。曾几。 满城桃李望东君,破腊江梅未上春。窗几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倍清新。已无妙语形容汝,不用幽香触拨人。迨此暇时当举酒,明朝风雨恐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