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勾之西花为国,晕碧裁红斗颜色。杏花今岁开独迟,不共棠梨作寒食。
嫣然一笑破寺中,恰似诗人在迁谪。嬉春宝马空当当,尽是看红不看白。
杨朗爱惜携酒过,花栏日底相婆娑。清香泥人著裀席,酒鳞泻影摇红波。
花如有情解留客,到手莫负金叵罗。春风去矣绿阴合,明日花老君如何?
再赋一首示耑木及同游诸子。清代。惠周惕。 西勾之西花为国,晕碧裁红斗颜色。杏花今岁开独迟,不共棠梨作寒食。嫣然一笑破寺中,恰似诗人在迁谪。嬉春宝马空当当,尽是看红不看白。杨朗爱惜携酒过,花栏日底相婆娑。清香泥人著裀席,酒鳞泻影摇红波。花如有情解留客,到手莫负金叵罗。春风去矣绿阴合,明日花老君如何?
清江苏吴县人,原名恕,字元龙,一字砚溪。康熙三十年进士。任密云县知县。适大军北讨噶尔丹,军需紧迫,书生艰于应付,忧急而死。少从父惠有声(明岁贡生)治经学,又受业于徐枋、汪琬,工诗文,后乃专心治经。其子士奇、孙栋均以经学著名。周惕遂为惠氏经学之祖。有《易传》、《春秋问》、《三礼问》、《诗说》、《砚溪先生遗稿》。
惠周惕。 清江苏吴县人,原名恕,字元龙,一字砚溪。康熙三十年进士。任密云县知县。适大军北讨噶尔丹,军需紧迫,书生艰于应付,忧急而死。少从父惠有声(明岁贡生)治经学,又受业于徐枋、汪琬,工诗文,后乃专心治经。其子士奇、孙栋均以经学著名。周惕遂为惠氏经学之祖。有《易传》、《春秋问》、《三礼问》、《诗说》、《砚溪先生遗稿》。
题无锡杨氏壶中九老图为荫北少枢作。清代。夏孙桐。 竹林花萼尽英耆,入洛行窝又一时。各有声名传日下,相看杖履趁春期。老人南极占星聚,雅集西园入画宜。乡望家祯成国故,从来此会独标奇。
霁后郭西间步。清代。朱钟。 远烟画山色,作意媚新晴。不尽郭西路,有时花里行。水春交树影,村午聚鸡声。小借茅亭坐,溪田看耦耕。
雨后登白云楼。明代。王世贞。 乘暇独登楼,捲帘清远眸。无堪望中意,翻益醉馀愁。云合山常暝,烟轻雨乍收。行藏吾自识,曲枕信悠悠。
送吕晦叔赴河阳。宋代。程颢。 晓日都门飐旆旌,晚风铙吹入三城。知公再为苍生起,不是寻常刺史行。
张工部至薄寒山下有书无由驰报輤车之至倍切悲怀。唐代。权德舆。 书来远自薄寒山,缭绕洮河出古关。今日难裁秣陵报,薤歌寥落柳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