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在山心自閒,偶逐无心云出山。云飞飘飘落江海,忽讶山人何得还。
山人旧是霜台吏,曾与绣衣掌书记。八州郎吏揖清芬,三尺儿童识名字。
万事人间转眼非,山人大笑拂衣归。昔时猿鹤今无恙,别后杉松又几围。
林泉未胜功名好,羡君忘机一何早。每因京使买琴弦,屡向词人借诗藁。
兴来蹑履到僧家,竹里焚香白日斜。合屿壶山落天镜,五峰百丈横秋霞。
我昔逃禅此山里,日坐灵花咽潭水。夜半龙鸣万籁声,四五沙门忽惊起。
几年奔走愧尘颜,欲借金梯复再攀。愿留十日与君饮,醉倒白云秋半间。
题龙山归隐卷。明代。王恭。 山人在山心自閒,偶逐无心云出山。云飞飘飘落江海,忽讶山人何得还。山人旧是霜台吏,曾与绣衣掌书记。八州郎吏揖清芬,三尺儿童识名字。万事人间转眼非,山人大笑拂衣归。昔时猿鹤今无恙,别后杉松又几围。林泉未胜功名好,羡君忘机一何早。每因京使买琴弦,屡向词人借诗藁。兴来蹑履到僧家,竹里焚香白日斜。合屿壶山落天镜,五峰百丈横秋霞。我昔逃禅此山里,日坐灵花咽潭水。夜半龙鸣万籁声,四五沙门忽惊起。几年奔走愧尘颜,欲借金梯复再攀。愿留十日与君饮,醉倒白云秋半间。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书崇庆常公殉节传后。。秦清。 东北有伟人,大名垂西南。政化延邛笮,啸歌抒幽覃。春嘘山矗矗,秋净水潭潭。琴能鸣其治,泉亦忘其贪。符彼循吏传,如皈弥勒龛。蚤蔚凤苞九,易报鹿鸣三。所难在大节,而匪矢空谈。牙璋入三巴,偫粮供鱼蚕。天落一将星,地震五丁男。平生忠孝亮,动与意气酣。胆固大如斗,手乃剑磨镡。舌为犀锋利,目为虎视耽。日晕生雌霓,妖魄褫虪甝。一死太山重,就之若饴甘。蠢尔如豕突,瞬顾已就戡。卓哉此鸿爪,千秋迹可探。承庥在翼子,明发慎毋惭。浩歌起遐瞩,蜀山挺翠岚。
抱膝吟。。于石。 治乱古来有,英雄今岂无。人情云聚散,世态草荣枯。事定见天理,时艰识丈夫。山川渺何许,烟雨暗平芜。
春感。宋代。陈纪。 唾壶壮气已休休,呼酒田翁与动酬。九十日春长是雨,三千丈发总缘愁。棱棱颜面尘埃满,渺渺山河岁月遒。谷饮芝餐皆可饱,人生何必稻粱谋。
宫词一百首。宋代。岳珂。 金城十仞据阳池,三镇高扃死不随。自是天恩浃肌髓,不关左衽限戎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