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忧国计,髸发飘霜霰。世事阅飞波,场偶观时变。
辽阳虽左谪,前箸可借便。昔时风闻者,眼可得而见。
倭奴逼朝鲜,虚费百亿万。竭尽中国膏,不闻蹶只箭。
东虏近乘胜,虚声震京甸。我兵折大将,腹背两受战。
辟如相扑人,举手先救面。弃远固不可,失近岂为善。
公宿负奇策,下马可措办。志士立功名,不在麒麟殿。
卑官如冶场,英椎听锻鍊。奇谋若可展,簿尉何足厌。
胸臆不得行,三公犹为贱。
送刘都谏左迁辽东苑马寺簿。明代。袁宏道。 三年忧国计,髸发飘霜霰。世事阅飞波,场偶观时变。辽阳虽左谪,前箸可借便。昔时风闻者,眼可得而见。倭奴逼朝鲜,虚费百亿万。竭尽中国膏,不闻蹶只箭。东虏近乘胜,虚声震京甸。我兵折大将,腹背两受战。辟如相扑人,举手先救面。弃远固不可,失近岂为善。公宿负奇策,下马可措办。志士立功名,不在麒麟殿。卑官如冶场,英椎听锻鍊。奇谋若可展,簿尉何足厌。胸臆不得行,三公犹为贱。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题云林画。元代。黄公望。 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拥陂陀。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
南岳道中二首。宋代。汪元量。 夜来大醉别衡阳,今日长吟下楚湘。翠藻青苹鱼市井,白苹红蓼雁家乡。江云起处蒙蒙湿,山雨来时阵阵凉。欹枕不禁肝肺热,汪然流涕惜兴亡。
近有谢师厚寄襄阳柑子乃吴人所谓绿橘耳今王。宋代。梅尧臣。 荆州持大橘,亦自名黄柑。忽得洞庭美,气味何可参。送生吴洲思,恨不羽翼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