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疏灯、洞层荫恍惚,野水寂无声。鸟散庭空,蜗缘藓湿,深巷依旧青青。
听茶肆、幽情苦调,看月落、檐隙不分明。酒病茫茫,征鸿渺渺,百感无凭。
颠倒长安棋局,揽青铜但见,鬓角愁生。础润邀萤,心灰怯梦,难记身处何城。
托风送、芦花慰我,笑人比、帆影更飘零。莫问街头柳色,烟雨曾经。
一萼红。明代。汪洋。 过疏灯、洞层荫恍惚,野水寂无声。鸟散庭空,蜗缘藓湿,深巷依旧青青。听茶肆、幽情苦调,看月落、檐隙不分明。酒病茫茫,征鸿渺渺,百感无凭。颠倒长安棋局,揽青铜但见,鬓角愁生。础润邀萤,心灰怯梦,难记身处何城。托风送、芦花慰我,笑人比、帆影更飘零。莫问街头柳色,烟雨曾经。
字万育,东南休宁人,寄籍昆山。国学生。
汪洋。 字万育,东南休宁人,寄籍昆山。国学生。
木犀花 其二。宋代。方一夔。 招隐谁招到碧岩,自嫌黄绶映青衫。月光童子分根柢,金粟如来混圣凡。胜赏莫辞空百盏,丽酬不记达千函。竦身便脱尘埃去,径上清虚谢辔衔。
春词二首。宋代。张嵲。 无复余声到耳边,衡门不闭亦萧然。风枝鸟语皆无赖,每向春晴聒昼眠。
咏三友花。清代。孙元衡。 争迎春色耐秋寒,开向人间岁月宽。嫩蕊澹烟笼木笔,细香清露滴银盘。绣成翠叶为纹巧,蒂并丛花当友看。日日呼童阶下扫,浓阴恰覆曲栏干。
送僧怀师古庵住惠山并写竹枝以赠。明代。王绂。 泉声山色古今同,师去尤能继若翁。临别自惭无可赠,一枝聊为助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