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朗读

露浥初英,早遗恨、参差九日。还却笑、萸随节过,桂凋无色。杯面寒香蜂共泛,篱根秋讯蛩催织。爱玲珑、筛月水屏风,千枝结。

芳井韵,寒泉咽。霜著处,微红湿。共评花索句,看谁先得。好漉乌巾连夜醉,莫愁金钿无人拾。算遗踪、犹有枕囊留,相思物。

  “露浥”两句,扣题中“赋菊”。此言夜露湿润了刚刚开放的菊,可惜现在已经不是重阳佳节,过了赏菊的当令时节,但是这菊还是我行我素地傲霜斗而独自放香。因为菊有“宁愿枝头抱香死”的气节也。“还却笑”两句,用“茱萸”、“桂”与菊作一对比。此言只可笑那茱萸随着重阳节的过去而也随即败落凋零,并且桂也在上纷纷地凋谢而显得毫无生色;惟有菊宁愿在枝头上抱香而死,却不改其傲霜斗的本质噢。明是赞菊,暗中也含有以菊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在。表明自己有菊之傲骨,而无萸桂之媚俗态也。“杯面”两句,述秋景。此言杯中的香与园中的菊香混合在空气之中,引得群蜂四处飞舞。而篱笆下蟋蟀也正在“句句”地鸣叫着,它好像在告诉人们:秋已深矣。“爱玲珑”两句,再次“赋菊”。此言园中的水池边上,主人家用千枝万朵的菊交织成一架玲珑透剔的月光透过它照射在水池之中,就倒影出憧憧的影来。

  “芳井韵”四句,承上启下。此言在园中的水井边,寒泉旁都开放着各式各样的菊,供人欣赏。那经霜的菊叶,湿润中透出了微红的颜色。“共评”两句,述共同赏菊,填词吟诗。词人说:“我们共同观赏着园中这许多菊,同时还在品评着菊的优劣,而且还互相比赛,看看哪一位才思敏捷先作成佳词好诗?”“好漉”两句,述赏至通宵。古时有清、浊之分,故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有“绿蚁新醅”的描述,就是饮带糟的浊。这里词人所饮的也是浊,所以饮前先用“乌巾”漉净糟,才可饮用。此言词人面对香、佳人作通宵漉畅饮,但他边狂饮浊,边还笑着对侑的佳人说:“你不要发愁我会醉得失态,如果你头上的金钿钗掉在地上,我还能上替你拾起来插上呢。”“算遗踪”两句,述醒。言词人醉后醒转,发现床头枕边尚遗留了佳人身上的物件,不觉睹物思人,倍增相思

  因为是和韵,所以全词以词人的寄托、臆想为多,不必词人亲自观赏菊后才能填之。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吴文英朗读
()

猜你喜欢

傅义

杀气全消朔气升,金乌任尔急飞腾。荷香早沁三生梦,玉屑犹辉五夜灯。

愧乏清泉为祛热,惠贻炽炭好融冰。世情冷暖何须问,天际云霞正蔚蒸。

()
刘摰

槲林秋叶青玉繁,枝间倒挂秋山猿。古面睢盱露瘦月,氄毛匀腻舒玄云。

老猿顾子稍留滞,小猿引臂劳攀援。坐疑跳踯避人去,彷佛悲啸生壁间。

()

戏挽鸿濛访赤松,瑶池车驾几人从。迷途具茨悲前马,沸鼎残羹欲豢龙。

贝阙渐深云叆叇,天衣璀璨玉丁东。尘堆已隔方壶远,怕问蓬山第二峰。

()

稽首观音,全彰妙有。

鹤唳青霄,莺啼绿柳。

()
史鉴

去湖三里近,种竹万竿馀。径转通幽处,朋来问索居。

散金时买画,补屋为藏书。千古王摩诘,辋川应不如。

()
弘历

别馆花宫侧,轩斋阅岁年。晚芳生意趣,古干静因缘。

新月才堪对,清宵剧可怜。朦胧香阁影,空色悟初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