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五里滩头风欲平

摊破浣溪沙·五里滩头风欲平朗读
佚名

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这是一首反映夫水上生活抒情小词,它写的是狂过后夫们驾驶帆前进的情景和心情

  词一开头就说”五里滩头欲平,张帆举棹觉轻”。五里滩,是这条河上的一个地名,“头”是方位词,它说明已开到五里滩上了。帆是需要借助力的,乘破浪,走得更快。但这种必须是顺。如果吹来的是旋,或逆,那就不但不能帮助帆前进,而且还会带来危险,所以是不能张帆的。在五里滩以前,夫们遇到的显然不是顺。他们经过一场和狂恶浪的搏斗以后,观察到势将要平息,也就是“欲平”了,就上扯起帆来。在这个当儿,大家虽然还在继续举棹摇般,却产生了“觉轻”的感觉。“棹”,桨板,举棹就是打桨板。既然力可以代替人力,何必还要打桨摇橹呢,于是,便“柔橹不施停却棹”吧。在文学作品中常把橹称为柔橹,以形容橹的得心应手。橹的外形有点儿象桨,安在梢或旁,用人摇动,它会象鱼的尾和鳍一样,通过拨水,产主推动力。“施”,使用。写到这里,夫们的轻松愉快感情,一下就传达出来了。

  在紧张的劳动过程中,是没有空闲时间来欣赏外的美景的,但在劳动之余,夫们不仅轻松,而且欢快,词的下片就是通过看看水反映了他们的心情。“满眼波多闪灼,看却似走来迎。”“闪灼”,形容水光闪动的样子。狂过后,乌也散开了,上文说“欲平”,是还有些,所以河里的波浪涌起,波光粼粼。这时两岸的呐,看上去挺有趣过的,它们似乎很好客,正在急急忙忙地迎面走过来欢迎大家。但是,是不会走动的。子细(仔细)看看,确实没有动啊。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哦,那不过是因为走得快,使得坐在上的人产生一种“走来迎”的感觉罢了。

  词的上片和下片的末尾都用“是行”作结束,它不仅起一个叙述作用,而且还象夫的劳动号子的和声一样,余音袅袅[niǎo],久久回荡在青绿水之间。

猜你喜欢

小插藩篱护洲渚,当年手自种嘉树。

春风吹出玉珑璁,水面霏微喷香雾。

()

林壑晚逾胜,风尘远暂忘。物情嫌肮脏,吾意在耕桑。

败叶虫行篆,浓花密占房。浮生堪浊酒,穷远任苍苍。

()
秦鸿

风兮吾心其淅淅,云兮吾身其幕幕。天兮吾道行踧踧,日月吾章光焃焃。

燃此电炬照斯堂,烛此数子如孩嘻歒赥。壶觞共引祛霜风,座中暂卸鞍鞯靮。

()
郭印

林园无俗物,满目是琅玕。

非雾昼常晦,不见夏亦寒。

()
冰壶

淳佑更兹第二春,顺开黄道对昌辰。

貔貅不动红尘骑,鸿雁于归青野人。

()

被发卧盘石,红颜朝日光。有鸾自歌舞,不嫁长沙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