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贵问学,有学身乃尊。圣贤炳谟训,方册幸具存。
求之非有他,所在用力勤。譬如山下水,其出初有源。
盈科方浩浩,遂作波涛翻。又如玉在璞,莫辨珉与璠。
雕琢既成器,孚尹烂焞焞。人身本一物,不学复奚论。
学成自见用,不必事趍奔。上焉为国华,下以大其门。
我观膏粱子,志气亦轩轩。寻芳紫陌晓,买笑青楼昏。
年少诚足乐,面墙将何言。徐生英俊姿,家世袭衣冠。
结发事书史,终年不窥园。萤囊暑夕照,蠹简霜晨翻。
及兹种植立,岂不培本根。一朝功名至,看尔高飞鶱。
我言厚劝子,愿子心毋谖。
赠徐生。明代。王祎。 丈夫贵问学,有学身乃尊。圣贤炳谟训,方册幸具存。求之非有他,所在用力勤。譬如山下水,其出初有源。盈科方浩浩,遂作波涛翻。又如玉在璞,莫辨珉与璠。雕琢既成器,孚尹烂焞焞。人身本一物,不学复奚论。学成自见用,不必事趍奔。上焉为国华,下以大其门。我观膏粱子,志气亦轩轩。寻芳紫陌晓,买笑青楼昏。年少诚足乐,面墙将何言。徐生英俊姿,家世袭衣冠。结发事书史,终年不窥园。萤囊暑夕照,蠹简霜晨翻。及兹种植立,岂不培本根。一朝功名至,看尔高飞鶱。我言厚劝子,愿子心毋谖。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王祎。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寻芳草 本意。。丁澎。 嫩碧微烟笼。踏青时、芳菲谁共。绣鞋儿、却被香尘拥。挽不住、王孙梦。拾翠几寻思,笑然着、合欢闲弄。茜裙飘、撩得蔷薇动。零乱了、钗头凤。
登乐陵台倚梧桐望月有怀南台李御史艺,七夕。元代。萨都剌。 凉风吹堕梧桐月,泻水泠泠露华白。乐陵台上悄无人,独倚梧桐看明月。月高当午桐阴直,不觉衣沾露华湿。此时却忆在金陵,酒醒江楼听吹笛。
水调歌头 姑苏台。宋代。张镃。 孤棹溯霜月,还过阖庐城。系船杨柳,桥畔吹袖晚寒轻。百尺层台重上,万事红尘一梦,回首几周星。风调信衰减,亲旧总凋零。认群峰,寻四塔,半烟横。平生感慨,况逢佳处辄销凝。休说当时雕辇,不见后来游鹿,斜照水空明。猛把画栏拍,飞燕两三声。
答杨银台实夫。明代。周伦。 华省得高彦,道谊端可即。暌违苦炎热,书记每相忆。因拟翠微寺,侵晨计登陟。适我绊公事,跻马复停勒。薄午始入山,石磴恒喘息。诸老巳偕至,樽俎罗酒食。解衣各就坐,虚礼厌繁饰。候吏戒远去,各令息足力。掀帘觌遐景,迢递讵堪测。三山接江渚,连江亘如翊。云深忽复断,万象筵几逼。须臾出画图,一似曾剪拭。漠漠水田白,隐隐露沟洫。谁当擘泰华,高下平崄仄。斜日坠林杪,飞鸟敛归翼。兹游涤烦暑,凉思满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