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中何所务,得己聊自媚。周道亦何遥,元景去如鸷。
前涂有佳人,丽服策名骥。轻风吹远芳,望之不可企。
远望欲何为,行行慎吾事。云敛山气佳,风定水容粹。
所以至人心,贞吉在不二。妙处绝几微,如醒半如醉。
自得此中元,万事皆如弃。其元本无色,君子以为贲。
舆中。明代。高攀龙。 舆中何所务,得己聊自媚。周道亦何遥,元景去如鸷。前涂有佳人,丽服策名骥。轻风吹远芳,望之不可企。远望欲何为,行行慎吾事。云敛山气佳,风定水容粹。所以至人心,贞吉在不二。妙处绝几微,如醒半如醉。自得此中元,万事皆如弃。其元本无色,君子以为贲。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癸未蜀游杂诗四首 其三 寄幼女一吟。近现代。丰子恺。 与汝江头别,予情独黯然。客居春兴少,蜀道古来难。对景思新语,当筵忆笑颜。群儿皆隽秀,最小即偏怜。
小适园桃花忽开 其二。明代。王鏊。 花开犹未报人知,花下行吟漫自思。花若能言应笑我,年年无酒只题诗。
乾鹊来巢。明代。符锡。 手植庭前树,高枝信鹊巢。忘情自来去,何喜用嘐啁。岁乙通神处,雄■致力交。丁宁汝僮仆,方哺勿轻捎。
一枝春。。汪东。 月榭云窗,任留连宴饮,都忘昏晓。阳和布暖,次第苑花催报。红梅半吐,醉中认、谢娘风貌。歌字稳、莺啭高枝,未惊绣帏人早。幽居片尘不到。度凄凉岁月,将愁谁告。蟠云髻散,镜里几回羞照。丹青暗展,已句引、万千情调。从细想、玉艳香温,见时更好。
登玩海楼。明代。朱纯。 旭日动沧溟,楼高曙色明。烟霞千嶂合,钟鼓半空鸣。天阔淮山迥,云连越树平。凭高屡回首,不尽望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