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友搆高楼,上与南山友。推窗延诸峰,凭几揖群阜。
楼中列万卷,亦贮泉百缶。彝鼎皆商周,图书悉科斗。
客来赏奇文,疑义相与剖。递品阳羡荼,呼取惠山酒。
或时自晏坐,澹然一何有。青山时出云,白云时入牖。
焂忽曳作衣,亦或变为狗。起灭千万端,巧历能算否。
人生一如此,幻化安能久。借问天壤閒,何者是不朽。
题吴之矩云起楼。明代。高攀龙。 吾友搆高楼,上与南山友。推窗延诸峰,凭几揖群阜。楼中列万卷,亦贮泉百缶。彝鼎皆商周,图书悉科斗。客来赏奇文,疑义相与剖。递品阳羡荼,呼取惠山酒。或时自晏坐,澹然一何有。青山时出云,白云时入牖。焂忽曳作衣,亦或变为狗。起灭千万端,巧历能算否。人生一如此,幻化安能久。借问天壤閒,何者是不朽。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康园秋兴八首 其六。。张海鸥。 丹枫无意闹春头,总趁霜华染素秋。装点山川增气象,充盈黉舍慰乡愁。何人可解飘零意,几处能盟澹荡鸥。烟雨楼头人独立,凭栏细认越王州。
王元美分守浙西书来谓乌程酒浊如泾水黑若油。明代。王叔承。 试问乌程第一篘,醉仙翻作酒家羞。三千年上探星海,未必黄河是浊流。
江南意。明代。高启。 妾本南国姝,父母爱如珠。貌岂惭明镜,身才称短襦。学成采莲唱,晓出横塘上。舟小复身轻,随风两摇荡。归时曲岸傍,恰见贵游郎。辍歌欲转棹,花浅不堪藏。将嗔却成哂,相问那能隐。虽怜郎意深,终嫌妾家近。回首各盈盈,南湖月又生。烟波三十里,都是断肠情。
次韵和秋扇。宋代。强至。 形如圆月色欺霜,曾许佳人掩面藏。袁守扬风方慰惬,班姬中道忽悲凉。自知掌握初经用,岂顾尘埃此暂伤。只恐来年清暑殿,别将纨素上君堂。
慈竹。宋代。王令。 不求丹凤食,不学景龙吟。自有慈仁意,相依岁月深。潜符君子道,可媿世人心。徒尔秋郊外,青青数亩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