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盗纷纷苦未休,檄书催我上韶州。已看肥羜供新馔,更泛清尊慰别愁。
天眷老臣恩至渥,君于老友礼殊优。他无补报惟忠义,明日驱车不复留。
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五。清代。刘鹗。 群盗纷纷苦未休,檄书催我上韶州。已看肥羜供新馔,更泛清尊慰别愁。天眷老臣恩至渥,君于老友礼殊优。他无补报惟忠义,明日驱车不复留。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次韵同院晚春 其一。宋代。李正民。 病思愁肠叵奈何,新诗无复苦磋磨。欣闻郢客阳春曲,罢唱吴侬小海歌。幽径雨馀芳草绿,小园风静落花多。融樽正好酬佳景,休叹朋簪不我过。
和徐天泉刘完庵同过沈石田友竹居韵。。史鉴。 去湖三里近,种竹万竿馀。径转通幽处,朋来问索居。散金时买画,补屋为藏书。千古王摩诘,辋川应不如。
题王叔毅画。宋代。赵蕃。 天公知君有此画,要遣题诗与当价。故令欲雪还弄晴,尽日神机不容暇。毫端自出右丞维,孙郎一见欣得之。写真命意两俱盛,我今落笔胡能奇。
孝子诗。明代。徐渭。 卧病什经春,毛锥久不亲。偶然逢孝子,忽复作诗人。椿树迎从楚,菱花圣过秦。旧庐仍墓侧,雪兔几蹄驯。
赠张鲁恂。近现代。许南英。 曲江风度冠时俦,讲席青毡尚褐裘。云表鹏抟期直上,雪泥鸿印纪同游。一堂弦诵胡安国,万卷琅环李邺侯。记得春江风雨夜,携尊话到四更筹。